切换为使用验证码登录
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(IOP Publishing)在十月底公布了2025年度“高被引论文奖”获奖名单,该奖项旨在表彰其旗下期刊中引用量排名前1%的顶尖论文。
小编带大家来回顾一下此次的获奖情况。
获奖情况概述
本年度的获奖论文覆盖了全球多个地区,具体数据如下:
1.中国学者:共发表51篇高被引论文,累计获得3,959次引用;
2.印度学者:29篇论文累计获得1,414次引用;
3.北美地区:20篇论文共获得2,701次引用。
这些获奖论文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,包括天体物理学、生物医学、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等,其中天文学、材料科学及综述类论文表现尤为突出。
中国高被引论文获奖情况
本年度获奖的中国高被引论文,均为过去三年内在IOP出版社发表,并且通讯作者为中国学者的科研成果。这些论文在各自领域内产生了重要影响,获得了大量引用,展现出卓越的学术价值。
获奖的学科类别包括:
1.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
2.生物医学科学
3.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
4.材料科学
5.数学与计算科学
6.物理学
7.综述文章
获奖名单


高被引论文的定义与评选标准
“高被引”这一概念最早由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(ESI)提出。简单来说,凡是被数据库收录的论文,如果被其他研究人员引用的次数较多,就被认定为“高被引”论文。
ESI数据库对全球高校及科研机构近10年内在SCIE和SSCI数据库中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,将被引频次排名前1%的论文认定为“高被引论文”。
“高被引”不仅象征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,也成为衡量学者、机构、期刊甚至国家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。每年,科睿唯安会发布全球“高被引科学家”名单,吸引了广泛关注。名单中有许多杰出科学家,甚至包括一些青年学者,这也使得评选过程被普遍认为是客观公正的。

高被引论文评选条件
要成为“高被引论文”,除了符合以下三项基本要求外,还需满足额外的标准:
1.论文来源:必须发表在SCIE或SSCI数据库中;
2.时间限制:只评选近十年内发表的文章;
3.文献类型:论文必须为研究论文(Article)或综述文章(Review)。
论文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,才能入选“高被引”:
1.在同一年,同一学科领域内,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序,排在前1%的论文;
2.每年,学科的“高被引”阈值会根据最新的数据不断更新,只有超过该阈值的论文才会被纳入。
此外,施引文章(引用该论文的文章)也需要满足特定条件:
1.引用论文必须来自SCIE、AHCI、SSCI等数据库;
2.引用论文必须在数据更新前约两个月被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录。
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高被引论文的评选不区分自引和他引,评选标准仅依赖论文被引用的次数。通过这种方式,确保了评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。
高被引论文奖不仅展示了全球学术界的前沿成果,还凸显了中国科研人员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日益崛起。这些论文在多个学科领域内的突破性进展,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,也为全球的科研合作和交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。
